查看原文
其他

宅家网课变成新常态,只能和孩子一起波涛汹涌相爱相杀?

道道 枣妈和恺摩
2024-09-08

时隔三年,大家突然发现,疫情自己被折腾的倒好像越来越严重了、本想着忍一时海阔天空,可却变成了新常态,动不动的网课、居家,倒成了新一代孩子最熟悉的名词。


之前大家总在担心新冠影响日常健康,待到现在,才发现心理问题还是一个大问题。持续的封闭、无力、生活的不确定,都在不断地影响着疫情下的每一个人,还有亲子关系。


孩子不能上学,只能在家网课,缺少同伴交流、没有体育活动,没有户外活动……这一切是现实。


网课效率低效果差更是公认的,不管学习手段多有趣,但自律才是网课效果的关键——可是别说孩子了,就算是我们成年人,敢拍胸说自己自律的又有多少人呢?


枣妈特意请来了资深心理专家小蜜蜂老师,用她多年的经验帮助大家审视自己内心的苦闷和焦躁究竟从何而来,如何运转,再来说说在眼下的非常时期,我们该如何善待自己,理解孩子。


▼小蜜蜂老师背景介绍


*以下便是根据采访整理的内容




孩子没怎么样家长心态先崩了


疫情带给人的焦虑,在它的不受控。一直生活在这种不确定性里,焦虑就持续飙升了。


不知道下单的菜和外卖什么时候能到、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下楼、这样的无力感、不确定感,好像所有努力都没有意义了。对网课这件事,也从最初的认真鸡娃,到鸡得心力交瘁,最后撑不住了只能被动佛系。


最终,就进入一种说不管还是忍不住要管,但不管还好,一管就炸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子关系的紧张不是因孩子而起,而是家长自己的心态先崩了。




为什么一上网课,问题就那么多


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呆在家里有吃有喝什么都不用管已经很幸福了,怎么连个网课都上不好。


他们往往忽视了,网课绝不只是简单地换了个教学场所


从形式到内容到场景的变化都会对老师和学生的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变化会从方方面面影响孩子的心理,让他们表现出和在学校里完全不同的样子。



01 

网络不畅——注意力难集中


首先是网络不畅造成上课时的音视频卡顿、信号中断、临时掉线等问题,使得学生无法完整吸收老师讲的知识点,课堂互动也难以顺畅地进行。


其次是因为网络连接的不稳定,老师需要反复地确认学生在不在线,听没听懂,同时反复地要求学生开麦关麦,开摄像头关摄像头。


这样不停地打断讲课进程,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





▲遭遇网卡


本来线下上课都不能保证所有学生从头到尾认真听,一旦搬到线上,每个学生听了多少懂了多少更成了玄学。


而且因为大量时间花在了非讲课的部分,课堂时间更加紧张,老师必须讲得更快,跟不上的就更加跟不上。


02

无处宣泄的精力—捣蛋鬼与淘气包


除了上课考试做功课,孩子还需要一些途径宣泄过剩的精力


平时在学校里,体育课,上下学路上,课间的打打闹闹中,这些东西不知不觉地释放掉了。现在在家里,全都冲家长老师来了。大人不单要陪上课,还要监督作业、考试,陪做运动,精力实在跟不上。


于是他们就变着法子地跟老师作妖。


上课不肯开摄像头,每天都有人的耳麦”坏掉“。还有人把老师的头像截成表情包到处发。老师点谁回答问题,答:老师我不在。


正经讲课没人理,扯起闲篇来七嘴八舌讲个没完……


他们其实不是故意和老师家长作对,也不是不想好好听课,就是憋坏了需要发泄。


03

无法面对面交流——惰性抬头


孩子都是有惰性的,遇到不想做的不会做的有难度的事,有空子肯定要钻的。


平常在学校被老师盯着只能老老实实。一旦网络隔开了师生间的物理距离,就产生了许多老师够不着的空间,让人性的弱点有隙可寻。


小学生上课需要家长辅助,但家长本也有自己的工作需要处理。忙不过来,还要应付学校这些琐碎的任务,加上封闭的环境又很压抑,人就会变得很无力,很暴躁,觉得孩子在给自己找事情添麻烦,就很容易吵起来。




04

仪式感与时间感丧失—空虚难受


学校里的教室、铃声、教具、操场,都是为教学活动设计的。这不光是为了使用方便,还因为这一切所构建的仪式感——升旗,做操,上课,下课,吃饭,午休,一切按部就班,秩序感和可控感就有了


但家里的布局设计是为了生活,现在同一个空间要吃饭要上课还有家人活动,大家都穿着松松垮垮的睡衣,小孩确实很难在这种环境里找到正常的上学节奏。


很多孩子始终处在懒散的状态,小学生早上要被家长拖起来上课,有的牙不刷脸不洗,有的撑不住困劲上着课又趴下了。


缺乏仪式感,人就会松下来。这种缺失同时会剥夺人的时间感,让生活失去意义,人变得浑浑噩噩。


这些感觉小孩不一定能说出来,但时间长了他们都能感受到。






如何高效陪伴——小学生篇


1. 分解任务管理时间


小学生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需要家长花很多力气料理。而且这种需求是从早到晚琐碎而持续的,大人的时间会被切割得很碎。


疫情期间很多人还要在家办公,几口人长时间挤在一起也有许多问题需要处理,作为主心骨的中年人每天都生活在千头万绪中。


科学高效的时间管理就格外重要。基本的原则就是“先自己后家庭”,先照顾好自己的需求,再去为家人付出。


具体方法就是在做事之前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 这件事是不是必须做的?

  • 是不是必须我来做?



  • 有些事情不一定非做不可

比如收拾玩具:小孩每天都要玩的,妈妈只是自己看不过家里乱乱的,每天都要收拾。但在精力不够用的时候这种事就可以放一放,省点力气。


  • 有些事情可以授权别人去做

比如帮小孩调试钉钉系统,男的一般比较在行。但小孩遇到问题总是习惯性地找妈妈。这时候不要着急冲上去,可以往后退退,让爸爸上。遇到工作忙的时候,摘菜洗菜的事也可以请婆婆帮忙。


日子是一家人的,要学会分解任务,做好授权,管理时间,不要一味地冲在前面当“炮灰”。忙了个半死效果还不好,心里更是一团怨气。


2.  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表


首先让孩子睡足觉,学习效率更高。同时要理解因为居家和网课而造成孩子的心理不适(文章第二部分讲过的),帮他们调整好情绪,切忌再用罚抄、打骂等方式逼孩子。


其次要合理安排练习的节奏,做功课,弹琴,做运动、课外阅读、做游戏、做家务。最好让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再帮他们做调整。


3.  投入地陪孩子玩游戏


足不出户的日子里,游戏是孩子宣泄多余精力最好的方式


家长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有趣的亲子游戏。选游戏的原则是好玩且运动量大,尽量让孩子动家长不动。


不要总想着搞益智类游戏,上网课他们已经动了一天脑子了,简单纯体力类的游戏孩子更喜欢。就是以消耗精力为目的,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陪孩子肆无忌惮地大笑一场,对于身心健康是最好的。


也不需要复杂的器具和游戏规则。你提个塑料袋让孩子往里面扔篮球也行,和孩子换穿衣服玩角色扮演也行,还可以把家里的杯子碗盘摆在桌上让孩子用筷子随便敲着玩,都行。


重要的是投入地陪伴,简单的快乐。


4.  创造生活的仪式感


仪式感为每一段普通的时间标定了背后的精神内涵,可以帮助我们在居家期间不懒惰、不放松、不懈怠,提起精神来好好生活。


学生的仪式感不仅仅是每天按时起床,吃饭,坐在固定且适合的场所上网课,还包括生活里的其它细节。


比如现大家买菜都不太方便,食材变得很宝贵。可以请孩子演奏一段音乐或者唱首歌,在音乐声中把做好的菜“请”上餐桌。食物会变得更加美味,孩子也会更懂得珍惜。


再比如洗澡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编首歌来唱,感谢我们的家里有随时可用的热水,让我们过着干净的生活。


5.  高效地陪伴孩子


把家里的绘本和童书用起来。亲子共读不是做阅读理解,不要照着书本上的字读,而是要带着孩子从图画里去观察,体验,共情。


不是你去告诉他应该看出些什么,而是问他“你看到了什么”“还看到了什么”“你觉得里面的人物在想什么”“你如果是他会做什么”“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帮助他”。


玩玩具也是这样,要善于提问和启发。你是父母不是老师,不需要给出标准答案,只要陪着孩子找到他的答案。




相比小学孩子,初中孩子可能更难处理。

这么大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年龄更大了,有了更多的自主意识。遇到不想做的不会做的有难度的事,惰性上来更会钻空子。如果和家长沟通不足,那么网课可能问题更多。


比如初中生很多不交作业,说找不到了。交上来的作业照片千奇百怪,越是没好好写的越是不好好拍,斜着的躺着的,暗的糊的,才不管老师眼睛看瞎掉。

还有上课跑卫生间蹲着的,关了扬声器假装听不到的,做作业网上找答案的……

老师可以批评教育,但如果不听也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请家长监督。
家长本就忙不过来,还要应付学校这些琐碎的任务,加上封闭的环境又很压抑,人就会变得很无力,很暴躁,觉得孩子在给自己找事情添麻烦,就很容易吵起来。


初中生也更难管。

他们会躺着上课,边吃早饭边上课,边上厕所边上课,甚至还能坐在马桶上考试。




如何高效陪伴——初中生篇


01 

做好自身心理建设


初中生正在“难搞”的青春期,比小学生要难对付。家长需要做更多的心理梳理和建设工作。


 A. 拥抱不确定性 


家长的焦虑大部分源自于失控感。所以第一步就要弄明白自己到底为什么烦躁,究竟在担心什么。



弄明白了焦虑的源头,接下来讲讲应对的方法:
  • 接受和拥抱不确定性,用确定来应对不确定。

  • 能确定的事情越多,不确定感就越少。


比如,政府一直在优化疫情政策,回归正常生活是必然。

再比如,学生早晚要回归校园的,到时候老师也会根据网课的情况调整教学安排,帮助孩子走上正轨。所以对网课期间的作业和成绩要求别太高。

第三,有时间好好陪孩子玩一会,或者做一道营养好吃的菜,帮助家人提高免疫力,这就是当下我们实实在在能够抓住的事情。

B. 先照顾好自己

不要老想着为别人奉献,先把自己调理好。

每天给自己一段固定的时间(半小时左右),做一些静心训练,如冥想、读书、写书法、瑜伽、听音乐、打游戏、健身等等,让身体和心灵都得到休息。

世界离了谁都照转。让自己得到休整的时间,自己静了一家子都静了。

如果哪天不想做饭了,也可以让队友或者孩子自己做一顿。


02 

亲子关系的处理方法


A. 把握好关系的边界

进入六年级以后,父母就要结束和孩子的共生状态,把孩子当成人对待。

对于孩子的困难和情绪不能再有求必应,要让他学着自己处理,家长只需要在旁支持鼓励。

不要随便插手孩子的事,包括学习和生活,卧室再乱也不要动手帮他收拾。
网课期间尤其不要太多进入孩子的生活,那样只会让他反感。现在的混乱是他在学习独立,不要剪断他的翅膀。

良好的边界感才能维系网课期间良好的亲子关系。

B. 人性化沟通

看到孩子躺在床上听网课,跟他的沟通可以用四个步骤。

1说出观察到的具体事件比如,“我看到你昨天和今天上午都躺在床上听课。”而不是“你怎么天天躺在床上听课?”
1表达情绪和感受比如,“妈妈很担心你听不清楚,也担心你的眼睛会受伤。”而不是“你这样怎么能听得清楚,眼睛也要瞎掉。”
1说出自己内心的需要比如,“妈妈希望你能爱护好自己的身体,同时也能好好地上课。”而不是,“我看你就是不想好好上课。”
1提出具体请求“妈妈希望你能坐在电脑前认真听课。”而不是,“你这样子还不如不上,等着掉队吧。”

如果觉得这四个步骤太复杂,还有一个精简版,两句话:
“你能不能坐起来学习?妈妈很担心你的眼睛。”

C. 不做老师的传声筒

对老师的话一分为二地看,要知道老师够不着孩子,他们的压力也很大。有时候@家长是一种情绪的释放和求助的信号。

要先搞清楚老师反映的问题背后的原因。比如作业没交,到底是忘记了,不会做,还是网络不好上传失败,或者就是孩子故意在逗老师玩。

不要一被@就去指责孩子。有困难鼓励他解决,有误会帮他澄清就可以了,有理由帮他说明就好了。

D. 发生冲突时退一步

和神兽发生冲突时,赶快离开争吵的环境,先平复心情再处理事情。等到事情过了,再去主动表达善意,“哎不好意思,妈妈刚才脾气不太好。”

E. 职业体验与社会启蒙

初中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社会经验和职业认知,在难得的居家工作期间,不妨让孩子适度参与你的工作。

让他旁听视频会,看你怎么工作,怎么跟老板和团队沟通,既能了解职场,也能体谅父母的辛苦,一举多得。


03 

写在最后


居家网课的日子虽然有种种难处,但如果换一个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又何尝不是修复和提升家人关系的一个契机呢?!

有盼头,有放下,有自律,有念想!

生活一定能回归正常,特殊时期不必苛求自己和家人,保持有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为自己写下心愿单……




疫情时期,大家都不容易,经济下行身为成人的压力更是大。但是焦虑和情绪并不能解决问题,如何一起和家人更轻松的度过这段特殊时光,才是我们当下直接要面对的课题。


漫漫长路,一起结伴同行。

枣妈小助手
抱团入群不迷茫!


- 往期推荐 -


在上海隔离24天后,枣妈来冒个泡,附赠囤货清单+储存方法

搞定家里 WIFI提速和各种手机投屏秘笈

实用干货 | 神奇4招教你如何愉快放心甩电子产品给娃用



✍️
|高薪酬稿|欢迎来枣妈平台分享您与娃的生活、学习、共同成长的故事投稿邮箱:302158@qq.com微信联系:sunnywang114628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枣妈和恺摩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